引用(endding @ 2006-06-15 19:29:40)
想问一句,其实文章的主人是楼主自己的写照么?
[right][snapback]399566[/snapback][/right]
[第一人称]
曾经想过用第三人称,轻松起见,但最终没有,是因为作为读者的我,对第三人称存在一些看法。
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例,第三人称的叙述者往往全知全觉,一手遮天。作者以绝对的权威主宰人物与故事,没有一桩事,一个微小的心思能越出他的掌握;同样,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统辖全文的唯一标准。客观地说,一个人不可能无所不知,也不会永远正确,但这些疑问,没有话语权的读者是无法提出的。
当然,有些作者会采用温和、诙谐的文风,对人物同情大于批判,理解多过谴责,如萨克雷、钱钟书;有些则完全回避或隐退,如福楼拜。
我使用第一人称,很大程度上受茨威格的影响。中国小说历来鲜有心理描写,而我对人的心理世界非常敏感,中学时代看到的一本茨威格短篇小说选为我打开了第一人称描写心理的一扇门,门外就是路。
用第一人称,必须时常融入作品的情境,与“我”共情。这对心理描写是非常有利的:顺理成章,方便展开,容易详尽,但也有不利:
一是需要和“我”保持一定距离。
小说是虚构的(即便是自传体),作者却应该当真。假设的“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专属于她的个性、背景、经历、喜好、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那么这个人就应该自然地在那一套框架中生活。如此“我”不等于我,某种程度上,“我”凌驾于我,因为这是“我”的故事。
然而,叙述主体“我”在写作过程中不断诱导写作者我,作者个人的一些观点难免会通过人物直接流露出来,而不是通过故事的推进间接呈现。
二是失去了第三人称叙述者的优势。
“我”成为唯一的叙述者,和你我,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普通人没有两样,眼光言行思想必然狭隘、偏颇、有局限性。再高明的作者,也必须服从于“我”,不能替代思考,更无法了解全局。
但这一缺陷,是我写作本文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这样的缺陷,“我”才会真实地生活,真实得低俗、真实得滑稽,真实得美丽。
写作本文时,我没有美化主人公“我”,但“美化”这个词代表其实不美,代表粉饰。我也没有丑化“我”,“我”不丑,或者“我”的丑不妨碍美,原本存在的不因为我们否认而消失。
我只希望“我”能够尽量诚实,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生活,面对读者——只有“我”诚实,小说才能诚实。
诚实是让人恐惧的,我们总是害怕承认些什么——那些东西会毁掉辛辛苦苦编造起来的伪善和唯美——于是看见别人承认,也会觉得血淋淋:)
不过,我们只需要对自己承认,不会像文本的“我”,被所有人参观自己的内心。
从感情角度,我尊重“我”,“我”比我坚强。